__MyKeyVans:转一篇朋友的发言,稍作摘要:
不管说的再冠冕堂皇、情有所原,侵略战争就是侵略战争。
乌克兰是主权独立的国家,拥有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邻国入侵并且试图吞併是相当反人类的。
普京在周一讲话中表示,乌克兰没有要求独立的权利,是苏联的畸形产物,是俄罗斯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而乌克兰是主权独立的,民选并且各国承认的政府。
普丁基本上意思是,“乌克兰你想跟错的人玩,不行,我会把你打死,打残,然后拖回家作成标本。”
因为一个独立自主国家的外交政策发动战争,绝对是不道德而且不合理的,并且是帝国主义的。
说真的我不希望世界又回到类似二战那种谁拳头大就有道理的时代,过去几十年或许如此,但至少讲究表面上的体面,这些表规则让世界更良好的运行。
要是拳头大就有道理,那我们应该投降外星人投降。
民粹思潮氾滥,网路民族主义兴起的年代,我们多半并不知道战争的苦痛,嚷嚷煌言的最后承受战争代价的不是达观显贵,或是煽动舆论的人,而是我们自己。
( ͡° ͜ʖ ͡°)L.:一群法西斯还要说什么乌克兰不亏、赢了进北约,输了进五常。我都笑坏了,但是日本侵略中国的时候他们也是抱着“你们不亏啊,有我们大和来施舍“ 傻逼
( ͡° ͜ʖ ͡°)L.:但说实话 说女人疯了锁在家里生娃是给她一个家的人基本上就是那群战争狂热分子,人啊,可以卑微如蝼蚁,但不能扭曲如蛆虫
@_@:这个和意识形态也有关吧。同样的,我在海外看这边主流媒体总是说XJ的🀄️族🪡🦷和清洗,对冬奥的种种措施的警惕,谈论人权问题时也是很迷幻的感觉。更不用说评论区大众的想法,看完更是迷惑。媒介是🪣🈯️者及资本的工具,作用在民众身上,民粹的抬头,背后的推手全球大差不离。
甘澜:我觉得涉及到国家层面的战斗很多时候已经不是丰县那种单独人权的问题,而是电车问题(杀眼前人而拯救一车人还是保护眼前这个人,而让车后人陪葬),不过不可否认的是俄罗斯自认为是为了保护后面一车人的思想无疑是打开了潘多拉的魔盒,若以后也有国家以此为借口开战,那么最终小国都会泯灭在拳头为上的世界里了
Lisa🍀:拍拍,别绝望。还是有跟你一样想法的人的
52Hertz:或许是站在不同国家的立场上的原因吧,也可能就是看热闹不嫌事儿大
Kaelyn Choi:竟然還有人支持俄羅斯的?真是匪夷所思,我說一個新的角度,近代史以來,侵佔中國最多領土的可就是俄羅斯呢,不能因為官方關係好就忽略了歷史事實吧😅本來明明也是受害者,現在開始共情加害者了。
David大伟德:你真的探寻过事实知道现在的乌克兰具体局势如何,历史如何,思潮如何,政事如何吗,德法英与俄罗斯商讨解决乌克兰问题的前因后果和结果你有关注吗?乌克兰问题是外交吗?北约难道不是军事集团而是外交峰会吗?你真的讲究过道理,而不是觉得欺负老实人就是对的吗?无脑反战是想学跪台办越反抗越有统战价值,还是就算被布雷维克杀穿还坚持废死的挪威?https://www.zhihu.com/answer/2362568207,我从不支持战争,但是我也绝不支持圣母,既然要讲道理,最好道理是道理而不是立场
赵远翔 John:纠结很久还是决定要反驳你一下。没有人愿意主动挑起一场战争,战争的开端是复杂。据我了解的新闻这次是乌克兰军先开火引发俄军的一系列军事反应。这次可以参考朝鲜战争,对越自卫反击战,及历史上对印度的战争。国家有保卫自身安全的需求,这个需求也是要被尊重的。如果说应该要完全尊重其他国家的外交政策,那么古巴当初要部署武器的时候,美国为什么要反应这么强烈?那么美国在韩国,日本部署核武器中国也应该要尊重?而至于谁拳头大谁就有理,这个基本法则从来没有变过,不然美国在阿富汗,在南美洲,甚至在全球靠的是以理服人吗?那马岛战争,难得英国也是以理服人?你今天发表的这种言论不过是又一张伯伦,又一胡适而已……
Ronaldo 9:平民无辜,所以要反战。现实是,俄罗斯对乌发动局部战争,称不上情有可原,人人亦不可叫好。
另一现实是,俄罗斯避免日后要被动发起防文化、政治渗透的自卫战而主动出击,炮火威逼乌克兰打消加入北约念头,以局部战争规避大型战争。(不排除俄罗斯想趁机侵占乌克兰领土)
人人讨厌战争,战争只会带来创伤。但历史洪流之所以在战争与和平中交替,是因为国国之间、种族之间、人人之间,价值观、利益从未达到高度一致,或利益最大化选择短暂和平,或价值观、利益趋于两极化选择战争。
虚假的体面维持着短暂的和平,这是历史不可调和的一部分。
为战争带走的生命默哀[合十]
夜风:战争很残酷,战争不能解决一切问题。但就俄罗斯而言,确实不得不作出如此操作。俄罗斯国土虽大,但实际上主要城市都在欧洲和乌克兰接壤,但凡乌克兰加入北约,俄罗斯的处境不比所谓的制裁好多少。只能说就和当时抗美援朝类似吧,如果朝鲜、韩国真的成为了美军的炮架,东三省、北京天津就处境危险。只能说不鼓吹战争,但理解俄罗斯发动战争的原因。
David大伟德 回复 :你这帽子扣的就有些离谱了
九七なな:我一直以为反战是人类的共识 这两天真是大开眼界😓
麦克斯韦津 回复 九七なな:+1😅
α:我还见过比喻这场战争是什么前夫夺回孩子,因为“在外面乱搞”的母亲不顾家……真的恶心透了这个比喻……人们对权力关系的畸形认知以及娱乐化战争都很让人绝望。
韦小宝:都是政客的操弄,落后就要挨打
易:话说乌克兰本身不就在内战吗?我倒是觉得俄罗斯入场且西方不出兵的情况下,反倒战争结束的更快🙄🍉
潘潘:🐶😏米国发文给台湾 反应挺快
钦:对妇女权利人权的支持和国家之间的政治斗争不能混为一谈的
剑主摸鱼中:想的太复杂了,发言都很对都写得很好,但压根没戳到要点,自然是谁都说服不了。所谓各种乱七八糟理念都是找个借口,大部分人就是对舔北约屁股的乌克兰政权恨屋及乌,巴不得nt泽连斯基政府早日升天而已,乌克兰上下从对香港指手画脚到纳粹复辟侮辱红军等一系列操作下来,在大陆的声望值我估摸着比美帝还差。这事和小说里屠日灭美宰棒子本质上没太大区别,只不过小说里的情景我们有生之年估计很难见到,看乌克兰挨打当代餐而已。
一句话概括,普京不是对的,但大伙只是想看乌克兰死。你着迷于论证普京是不是对的,当然很难理解其他人的思维。
E 回复 潘潘:So????
潘潘 回复 E:害怕🤦♂😂
潘潘:希望世界和平
E:看到那篇我想要直接開罵了,我昨天忍住了,不過我現在又想罵了哈哈哈哈哈
剑主摸鱼中 回复 __MyKeyVans:网路民族主义也不是什么要反思的东西,这本来就是当前形式下爱国思想水到渠成的出路。战争再苦痛也不是靠嘴能避开的,和平都是打出来的。香港不能动,台湾不能打,那就只能网上过嘴瘾找代餐了,自然的情绪宣泄而已——2022年了没人会指望台湾能和平解放了。朴素的和平主义者当然对这个世界感到很痛苦,“回到二战拳头大有道理的时代”“表面上的体面”就说笑了,被炸的南斯拉夫大使馆被炸的伊拉克阿富汗什么时候体面过呢,昨天索马里叙利亚也门刚被美帝阵营不体面了一圈,只不过大伙都在关注俄乌而已。我欣赏并尊重在现状面前坚持承受负面反馈的和平主义者,但更多的人在改变不了现状的情况下成为站立场的乐子人,也是人类趋利避害的必然结果。
Richard_FUNX:中国人自己诚然不善于战争,却并没有诅咒战争;自己诚然不愿出战,却并未同情于不愿出战的他人;虽然想到自己,却没有想到他人的自己。——鲁迅《一个青年的梦 译者序二》
MyKeyVans👀:突然发现已经忘记了这件事情,简单回复。我想说的观点很简单:
不论你是支持俄罗斯,还是支持乌克兰,也不论你是什么立场,战争不是普通人能承受的选项。
如果你说跟立场有关,觉得战争是无可奈何必须发动了,那要当心一下,你站在的立场在一百年前,是不是叫纳粹主义。
MyKeyVans👀:然后就事论事,无论俄罗斯有多么好,展现民族自强的优秀品质,乌克兰又有多么坏,热脸贴冷屁股。
现实就是,俄罗斯宣战,并且「侵略」(标重点)了乌克兰
MyKeyVans👀:当然,我觉得用数据更能说明,这里直接抛结论:2014年前,就是乌克兰亲俄示威之前,民众大多反对加入欧盟,更是厌恶北约。之后形势逆转,尤其是克里米亚危机之后,俄乌形势急转直下,乌克兰民众开始将北约加入选项,但总体而言依然是经贸(欧盟)为先,再到军事(北约)
即使是今天俄乌战争,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依然认为加入欧盟是西方国家对乌克兰最大的支持。
具体数据及资料可翻阅:(链接在下方)
MyKeyVans👀:https://en.wikipedia.org/wiki/Ukraine%E2%80%93NATO_relations
MyKeyVans👀:当然也是有人硬要刚说,是克里米亚民心所向,根据《民族自决原则》公投独立再加入俄罗斯的。一个是这个前提不正确,民族自决是针对二战后殖民地设立的原则,解决的是殖民地问题。第二个是就算把一的前提忽视,如果换一个对象你还支持的话,那我就不好说了是吧
MyKeyVans👀:还有人质疑我看事情不够全面的,我认为自己对乌克兰的了解还是足够的,起码中英文信源都有涉猎一番
自从我来英国之后,新闻7天里有3天头条讲俄乌冲突,中文信源除了不看微博什么都看一看。
乌克兰算是一个极度分裂的国家,经济水平算是欧洲垫底,它才是真正极度缺乏安全性的,经济和军事,都要依靠所谓「境外势力」才能发展。普通民众一半人认为欧盟和北约能带领他们走出困境,一半人则将希望寄托俄罗斯联邦。有人寻求强有力的领导人,有人寻求一个公平讨论的代议制环境。这个要讨论的话,说真的我也没有答案。
我不认为我现在相信的是正确的,我也希望永远没有人被定义应该有正确的选择。
Shepherd:b站看了个分析4方角度的视频 应该还不错 挺客观 没办法变态谁对谁错 反正除了那个一直自己编自己搞事的漂亮国以外 其他不可能说清是非黑白
MyKeyVans👀:发言完毕 本串终结 要说的就是这么多
认为我是敌特和行走的50万的欢迎举报并删除我们的好友关系
认为我的说法不对的但容纳我的存在欢迎指出和留言
如果认同我的发言的默默记住就好 希望有一天我们能再次相见
( ͡° ͜ʖ ͡°)L. 回复 MyKeyVans👀:为什么微信没有评论区点赞功能!
MyKeyVans👀 回复 ( ͡° ͜ʖ ͡°)L.:关注一手我的ig🐶😏可能明天我的号就没了 没了我也不会再复活一个了
( ͡° ͜ʖ ͡°)L. 回复 MyKeyVans👀:id给我
MyKeyVans👀 回复 ( ͡° ͜ʖ ͡°)L.:MyKeyVans 微信同ID
David大伟德 回复 MyKeyVans👀:那你不应该只看俄乌,和平才是稀有的,冲突才是主旋律,你至少要把同时发生的其他造成平民伤亡的武装冲突同时写出来才叫中立的反对战争,只反对俄乌,俄国起码还确确实实的克制自己尽可能避免平民伤亡,以色列轰炸叙利亚,沙特空袭也门可是无差别攻击,反战当然可以,对平民来说战争永远是不是好事情,既然你要反就都反,选择性的反就不要怪其他人对你有偏见,这是你自己的偏见带来的
David大伟德 回复 MyKeyVans👀:另外,靠境外势力走出困境的逻辑我是真的看不懂,乌克兰现任政府是买办政府,民选不充分合法性存疑,前一百富豪除了犯法护照被扣的就没有一个留在乌克兰的,议员也全跑了,亚速营又全是纳粹,这样的买办政府为什么能让你有那么大的同情心,还指望着境外势力发展,他们普通人有这个想法不出奇,为什么你也能这么想,白左入脑了吗?欧洲都是小政府,国家有钱政府又没多少钱和操控力(比起中国),自己国内建设都管不过来,哪来的精力真正发展一个境外国家?意思一下都未必够,美国对非的捐款实际到不了百分一的新闻你是没看到吗?作为拥核国家,几千万人口,苏联重工业基地,二毛靠自己重新发展产业才是正经
David大伟德 回复 MyKeyVans👀:说实在的,一个反战者不反北约和美国是我很难理解的事情
易:🐶😏其实你那个数据不能这么说,某种意义上讲并不是乌克兰14年后整体倾向了欧盟,而是在亲欧派先颜色革命否定民选结果,后在14年亲俄派同样开始游行示威时血腥镇压导致东部开始分离内战后,国家里的声音不就只剩一个欧盟了吗?亲俄的人正被坦克火箭弹炸着呢🙄🍉
易:说到底我觉得同理心应该是对双方,就算是只同理乌克兰至少也要同理两边的人,总不能只有亲西方的那些是人吧?那开始大家都认民主的时候,凭啥这些人就能喊着舞弊搞颜色革命否定这个国家里其他人的意见呢?
易:而且说回最开始的纳粹主义,2018年,乌克兰议会通过法案,把乌克兰纳粹伪军视为退伍军人,享受国家津贴。我觉得一个国家可以否定历史上的一些东西,乌克兰觉得苏联不行,可以否定,也可以抹黑红军,这都是可以理解的政治行为,但崇尚本来就不对的,比如纳粹,还真是活久见。当然,是不是发自内心的我就不知道了😁
剑主摸鱼中 回复 MyKeyVans👀:乌克兰政府能把继承苏联大量遗产的二毛,搞成今天这个“依赖境外势力”的孱弱情况,也是没谁了。乌克兰东西部严重内部分裂,亲西方的西乌各种打压亲俄的东乌,东乌最终选择找俄罗斯援助打内战是迟早的事。
你一直强调俄罗斯侵略了乌克兰,但实质上乌克兰现政权远不止热脸贴冷屁股这个行为,当他们给自己戴上屠杀示威工人、纳粹主义复辟、推倒红军纪念碑、支持港毒,美帝狗腿子等多重“光环”叠加后,在现在中国人的眼里很难这是侵略,简而言之就是“早就想你死了,但中国做不了这个恶人,现在大毛来做了,好活,正义爆杀”。
当北约一直搞东扩扩到乌克兰的时候俄罗斯是必然会动手的,你认为战争不是选项我是觉得视角太低了,美国不可能放弃扩张势力范围的行为,而现在的俄罗斯比起苏联,用和平和暗中手段扩张势力范围的能力已经基本丧失了,但他又不能等死,而俄罗斯恰好还保留了直接动武的手段,最终俄罗斯选择动手几乎是必然的选项。这事本质和冷战时期一样就是一次美俄冲突,现在明摆着已经步入新的东西方对抗时期了,冷战时期美苏支持下各种亲苏亲美势力在全世界打了一堆局部战争,这次是在家门口了,俄罗斯最“正义”的选项是在背后支持东乌和西乌一直打下去,但这显然不是最符合俄罗斯利益的选项。
剑主摸鱼中 回复 MyKeyVans👀:如果俄罗斯最终选择撤走不发身份证,我没觉得这事和抗美援朝有多大的区别。我还是想看看最后打成啥样,俄罗斯选择直接发身份证还是扶植亲俄政权,乌克兰未来又有没有起色。无论如何,我的观点也很简单,责任大半在美方,或者说1945年以来地球上绝大部分的战争冲突责任大半在美方及其西方盟友,我觉得昂撒人简直就是地球之癌。
MyKeyVans👀:今天 普京已经放话进行核威慑 刚刚 美国和法国也要求公民撤离俄罗斯
还是有大量的留言涌入 暂时不想再回复 如果我们都平安的话 等到战争结束再聊吧
Lisa🍀 回复 MyKeyVans👀:哈哈哈哈哈哈哈🤗
MyKeyVans👀:昨晚开始有零星消息 一觉睡醒 乌军已经捷报频传🇺🇦
边界线已经一夜回到「解放」前
战争结束的曙光已经看到了